年少时光之初中门口

本文隶属于《青春回忆集》

原来南铁一中的门口,改名了。新正门开了之后,这里也封禁通行了,旁边的粉店也没了

讲完了饭堂,接着我们来到学校门口,原来学校正门这有一条直通秀灵路的巷子,现称南铁四街。当时学校门口这条横着的南铁二街并没有很多店,我们更喜欢纵着的南铁四街,四街两旁各种店铺,这是学生们采购,闲逛的好去处。

离校门口最近的肯定是门口旁边的粉店,这家粉店占据离校最近的位置,口味说不上多么独特,我对它最深的印象只因为某天早上我在门口吃粉的话时候,看新闻知道了911恐怖袭击,当时桌面上好像还摆了当天的报纸,燃着大火的世贸中心两栋大楼,当时不懂事,只当是国外普通新闻,意外事件看待。后边才知道这不简单,911恐怖袭击这个标志性事件与这家店联系了起来,仅此而已。

紧接着是路口的文具店,以及报刊亭,文具店好几家,其实所谓的文具店文具不多,通常也就纸笔墨之类,还会兼卖零食,客源很明显是针对中学生。我记得最近的那家还有台雪糕机,拿个雪糕筒旋出的雪糕,冰沙偏多,但当时很喜欢吃。

报刊亭自然不必说了,当时的中学生很流行看几种杂志,《读者》,以及各种青春偶像流行资讯类的,因为我对偶像不感兴趣所以忘了那些青春杂志叫啥名了,我自己也会经常光顾报刊亭,但买的都是《科幻世界》,我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成为科幻粉丝的,几篇不错的作品如何夕的《六道众生》,刘慈欣的《诗云》都是初中年代刊登在《科幻世界》上被我看到,并且记住了的作品。当时守在报刊亭的是个戴眼镜的姐姐,她自己也经常拿着杂志看,想来夏天最闷热的时候一个小亭子也很难熬吧,不过初中三年那亭子一直都在。

再走出去就是电脑培训室,当时五笔打字跟办公软件的培训都比较流行,这个电脑培训室并不是网吧,而是非常正经的电脑培训,当然这里边有故事,咱留在后边再说。

再接着就是音乐店了,对,专门卖歌的,当年网络不发达的时候,想听歌,除了收音,还得去实体店购买磁带或则CD碟,当时南铁四街有好几家音乐店呢,舍友海涛是容祖儿的粉丝,我跟着他也就逛过这好几家店,我对音乐不是很敏感,感觉这几家都差不多吧,只听海涛说这磁带也分正版跟盗版,但实话说,当年的磁带复制技术已经很高超了,磁带那正版盗版音质上分不出来的。当年海涛是祖儿忠实粉丝,买磁带也会坚持买贵的正版的。

鞋店也都有,当时夏天流行穿沙滩凉鞋,我都在那买,没啥好说的,穿过鞋店后还有各种吃的粉店,我记得自己刚到学校不久,当时不知道为啥没有在学校饭堂吃饭,同宿舍的小伙伴们就约着一起出去走走,吃点东西顺便采购,就逛到这几家粉店。

当时这几家粉店都兼营煲仔饭,身为广西人其实更偏爱吃粉,选了一家店坐下后,大家都跟着点了螺蛳粉,那是我当时有生以来第一次吃螺蛳粉,我吃的第一口就已经辣得不行了,只心想着自己点的,含泪也要吃完,不能浪费。螺蛳粉自此在我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以至于之后好多次要吃螺蛳粉的时候,我都跟老板说不要辣的,加骨头汤(老板一定心想,螺蛳粉精华在螺丝汤,这学生小哥换骨头汤,是什么奇怪搭配?)。至于店的煲仔饭嘛,实话说我从来没觉得好吃过,饭都快熟了才放配菜下煲,成了之后出炉再淋点酱汁,这样的煲仔饭我也还是觉得不够入味,饭怎么吃都是那股酱汁味,配菜的味道没有融入其中。曾经我不止一次设想如果一开始将配菜与生米混合一起煲会不会更好一点?这样煲出的饭虽然卖相不佳,但味道肯定不错。

四街还有一些流动小贩,有一家煎饼果子的摊点留给我的印象很深,主要是那个大姐做的煎饼果子太好吃,曾有那么一段时间,我跟同宿舍的小能子一天一个,傍晚下课后专门跑去吃。没记错的话那大姐的煎饼果子用的是不是面浆,而是粉浆做的,白白的粉浆在煎盘上铺开成圆形,加上鸡蛋,捣融也铺开,加上其他配菜,最后最绝的是涂上秘制的豆酱,卷起来。感觉超好吃,现在都找不到如此独特的煎饼果子了。

朝着秀灵路方向走,穿过一个路口就来到通泰超市,这是个小超市。仅供购买生活日用品,我的洗发水,洗衣粉之类的如果不是在门口小便利店买的就是在超市买的,超市并没有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仅仅就一个购买东西的地方了。路口这还有个饺子摊点,又是这一道美食之一,我超喜欢饺子配上“黄皮酱”粘着吃,每次我都能吃双大份,“黄皮酱”独特的味道,别的地方都寻不到。

路口那还有个二手租书店,这里有超级多的漫画,言情小说之类的,当然也兼卖新书,提这里是因为宿舍里很多小伙伴会来这里租各种成人漫画,黄色小说,甚至于有些都不是亲临租借,而是叫住在家里的同学顺便帮捎带这种,甚至有叫女生帮租的黄色漫画,可见那时候初中班上同学们思想开放的程度。

当年从南铁四街与一街交叉路口往五街方向拐,会遇到一间网吧,这就不是什么电脑培训室,而是正经的网吧,当年很多同学第一次聊QQ上网都是在这弄的,不过这是另外的故事,后边再说。

至于门口四街还有个什么铁路文化宫,当年其实也都在,只是不知道为何那个文化宫并没有给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略过了吧。

最后,初中校门口南铁四街,我目前还没有机会回去看看,相信那些老店随着岁月变迁,早已不是当年那般光景。

从学校老门口直望南铁四街,曾经两旁的店很多都改头换面了
一路走过去,我没记错的话,这“柳记”应该是老牌子,居然还在。只是招牌更高大上了
“柳记”旁边一路过去都依旧是吃的餐饮店,之前的音乐店已经看不到了,果然还是餐饮活得最久。
从南铁四街另一个方向遥望曾经南铁一中的老校门,会发现其实很近。
南铁四街与南铁一街交叉路口这边的通泰超市,现在变成了南城百货,原来这里还摆设有个饺子馆,已经不见了。变成中国移动
觉得好可以点个赞!
(暂无人赞)
Loading...

年少时光之初中饭堂

本文隶属于《青春回忆集》

接下来就是讲初中学校的饭堂了,专门讲饭堂,只因为学生的住校生活极为简单,不就是三点一线嘛,三点中,我认为饭堂是首要的。

同样是这张照片,饭堂就在男生宿舍外窗的道路右侧,是一个室内体育馆的组成部分。

饭堂的专职员工就那么几个,有个小哥哥是我比较熟悉,当时我们房间离饭堂的工作区比较近,凌晨早早就能看到一个小哥哥推着一板板的包子馒头进入工作区加热。凌晨蒸气加热包子馒头的工作都是这位小哥哥负责的。当时他推着这一板板的包子馒头花卷进入工作区的时候,那个开大门关大门的声音我总能听到,吱吱吱的声音,竟然成了我一次奇特梦境的背景音,那个梦太过离奇,以至于我到现在都记忆犹新。

关于吃饭的工具,我记得第一次买的饭盒,当时同学们都还是不锈钢那种的饭盒居多,而我用的是白色塑胶的,看着很高级。第一次用那饭盒去饭堂打饭,那时候我个子比较矮,跟在一堆哥哥姐姐们后边,看着前边叫了青椒肉丝,我也跟着要了同样的菜,根本没往窗口里边瞧有啥可选,结果吃这个菜的时候辣的我要死。辣归辣,菜的味道还是可以的。

麻烦的是这个青椒肉丝油比较多,塑料餐盒粘油,我那时候缺乏生活常识,不知道用洗洁精去油。想着可不可以放洗衣粉洗餐盒呢?怕香味重,后边用了洗衣皂,还是雕牌的那种白色一整块的,洗是洗干净了,还在餐盒中残留了一股皂味。

学校的饭堂在节假日的时候也很难的得保持运转,国庆七天长假这种制度在我们初中的时候刚开始推出,记忆中有这么一次长假,宿舍同学们已经都回家了,我是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选择了留校。孤单寂寞难耐的时候,我选择了早早去到饭堂等着饭菜开始供应,饭堂那个馆子的门居然没有关,我进去将饭盒摆在打菜窗口那,就漫天胡思乱想起来,那时候我是多无聊呀。

守了多久也忘了,最后守到打菜窗终于开了,由于假期人太少,只有一个菜没得选,烧茄子跟肉丸,那味道我现在还记忆犹新。真是好吃,哈哈。

饭堂所在的室内馆子高度挺高的,工作区其实有二楼,那二楼是行政办公区域,学生们上去也只为给饭卡充值,对哦,那时候我们已经用上了可以充值的金龙卡当做饭卡,饭菜丰俭由人,吃多少扣多少。不过那金龙卡并不带芯片,也没有现代那种什么感应之类这么先进的技术,饭卡机识别的原理非常暴力,就是卡片打孔识别,卡上有很多不同位置的小孔,小孔位置组合代表一个用户ID,由此这种卡相当耐操,什么弯了折了裂了甚至断了,透明胶粘回来,只要能顺利插入机子,都可以识别,你金龙卡特别适合给中学生们蹂躏,如今看那种卡的安全性也堪忧,卡的孔位都是能看得到的,人家冒用卡盗取金额也非常容易。所以这技术只适合给未成年人当饭卡用。

就是这样的卡,除了上边写的是某某大学不同外,其他一模一样,卡的名字,同样是叫金龙卡

因为是预充值,学校饭堂为了创收,有那么一阵子居然推出了宵夜服务,将各种各样的小吃,零食,搬了出来,摆在室内馆子那个场地,这宵夜服务真的非常受到学生们的欢迎,那阵子一下晚自习,学生们都是第一时间冲去饭堂(有些人还抄近路),去晚了都要排长队。

没过多久,同学们都打着各种宵夜回到宿舍,云吞饺子粉之类就别说了,酸笋田螺,一筒筒的饼干,一盒盒的酸奶,还有姜撞奶,绿豆沙之类,品种非常丰富,宿舍里飘满各种味道。

好景不长,后来饭堂的宵夜服务停了,究其原因据说是有家长反馈孩子月度开支飙升,问了之后才得知是宵夜花了不少钱,所以给学校反馈。那时候南铁一中的领导也算朴实,没有把创收放第一位,家长既然有意见,停了就停了吧。宿舍小伙伴们也都知道是谁的家长反馈的,纷纷责怪那家伙太不自律,牵连让大伙都没得吃。个别酸溜溜的还取笑说估计他是将钱都花在了给女朋友买宵夜上,妒忌他有女朋友吧,当然事情真假不得而知。

饭堂除了做饭还负责给咱供应热水,热水房在靠近锅炉的位置,当然热水是要收费的,一壶多少钱,一桶多少钱。热水房门口就有刷卡机。刚住校的时候老爸就给我买了保温壶,不过后边都没多大用,因为同学们都有,谁没有热水都可以跟同学要一点。冬天男生们洗澡,逞着年轻力壮多数也都坚持洗冷水。就女生洗热水澡麻烦,需要远距离打水还要上楼。锅炉房我曾好奇进去看过,大大的锅炉听说是烧煤油的,当时候并不明白蒸汽循环利用的原理,当然现在也不必追究了。

饭堂饭菜的味道整体非常好,哪怕是人最少的时候推出的那一辆道菜都依旧好吃,可能是当年青菜瓜果没有用那么多农药激素,质量都不错吧,从第一个吃的青椒炒肉片到仅有的烧茄子,都是忘不掉的,味道水平跟如今外边小菜馆的一样,不像我后边读高中时候学校那饭堂的,虽然也不贵,但味道相比起初中,寡淡了许多。可见虽然铁一中是企业办学,请的厨师是有一手,能炒好大锅菜的。直到后边上大学乃至到了工作岗位吃的饭堂菜,味道都没有初中时候饭堂的那么好了。于是,初中饭堂的味道就此成了回忆……

觉得好可以点个赞!
(暂无人赞)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