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考关注度的一些想法

近期是高考日,社会对高考的关注空前的热,这里边我看到了一些不好的倾向。

两个新闻,一个是考生发现自己走错考场,然后求助,于是交警铁骑一路绿灯护送考生穿过大半个城市转至正确考场。另一个是住宅两部电梯选在高考日同时维护,逼不得已考生只能步行走下二十多楼去参加高考,家长投诉,物业因此受罚。

上边两个事本身没啥问题,其他关于高考的大小新闻道多如牛毛。我只想说,社会对于高考的关注似乎太过了。

对比高校扩招前,高考可谓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那时传媒不发达也就罢了,我高考那年,互联网相当普及了,新闻也有关注高考总人数,但鲜有媒体如此密集关注各种大小高考事件。到如今,整个社会可谓兴师动众,关注度太高,以至于处处为高考让步。

中国历史有科举文化,改变人生命运大考这种意识深入了百姓之中。二者,高考人数今年创了新高,算下每个考生背后一个家庭,此事影响面极广,无法回避。

关注归关注,可各地动用大大小小的社会资源,如工地停工,行业上,还有淄博的烧烤夜市收敛,官方的,如交警铁骑,公交考生专班等等诸如此类,各种方式照顾考生,这是否应该?

赞成者,说这是孩子第一次人生大考,没当过父母也做过考生,自己将心比心自然赞成。再者,虽说动用了资源,但论耗费总量,对社会影响并没有那么大,再说社会也是千万个小家庭组成,照顾接班的下一代也是理所当然。

不赞成者,太过关注会给考生更大压力,甚者,有可能会让部分考生心态不正,觉得被社会照顾是理所当然。

更深入思考,扯到了这个社会热点怎么产生?如果仅因为这是人生命运大考,那这个社会每天都有不同的人面对不同的命运时刻。为何就高考生得到关注照顾,而另一些人则无缘热点?

如果用弱势群体应该被关注照顾,这套解释说不通,因为考生并不觉得自己是弱势群体。真正的弱势群体已经有长期性的政策倾斜,不会上社会热点。而如果用社会回报衡量,现在关注照顾的考生,其中多数三四年后就能毕业回报社会,这种说辞太过功利,不该如此想。那还有什么可以解释高考怎么就变成社会热点?

总之我认为,高考关注热应该降降温了。

回望过去,当年高考竞争更激烈,社会没条件关注,很多才子也从容度过。现代社会早已不是一人考上升官全家受益。放眼将来,一次考得好,不代表将来就顺风顺水,这次考不好,也不代表将来无法出头。重要时刻是应该重视,但重要时刻绝不是审判日。

人生路很长,社会总在变,机会总会有,不计较一次两次得与失,让我们把眼光放远,正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觉得好可以点个赞!
(暂无人赞)
Loading...

《真实世界经济学》读后感

其实这本书是有点旧的,作为两千年初的经济著作,我认为里边基本理论框架还有效,但具体到很多事放在今天看,百味杂陈。

但既然开了个头,也就利用上下班途中闲暇时间把它读完了,讲讲里边几个地方。

产权这词,今天咱对这概念是很好理解的,细究起来,产权垄断几乎是同义词,我们常常觉得垄断不好,但现在法治社会却要经常保护产权,稍不注意就把人搞混,这产权的界限在哪,保护到什么程度,都值得深究。

以前很多东西是公家的,大家都没意识到这产权有什么问题,例如农村土地,集体产权是限制转让的,农民自己盖的房子一般不能上市交易,我们坚守这条底线是因为广大的农村是国家稳定的基础,如果放开允许自由交易,那资本是可以大量收购农村房产,贷款建房也不是什么新鲜事。这搞不好会让农民从此失去土地的根。守着不给交易,农民进城打拼,万一不顺了,失败了,还能退回农村有个家,这是很多人对此的理解。

但作者提了问题,如果农民在城里打拼都没有机会的话,回到农村能有机会吗?二十多年前的观点放到今天来讨论,国家在搞乡村振兴,也开始允许承包的土地流转。至于农村房屋产权的问题,依旧没有松口。要不要松,且看将来的形势。

改革中有一项就是产权改革。当时的背景国企效率很低,半死不活,以前俗称大锅饭嘛,就跟产权有关。看农村土地承包有效果,那国企要不要学一学?学吧,一堆问题是摆在面前的,凭什么界定它应该是公还是私,凭什么可以变成某个人或则某个集体的?涉及到公平、效率,企业改制,自然人持股等等,改革一路都是艰难险阻。

接下来还有一些公跟私分不清的事——人力资本,资本里边人力资本是最有价值而且最为特别,一个好的领导可以让很多东西价值倍增,也能让很多人收入倍增,但这个领袖的才能,偏偏又完全属于个人所有。如果一个人干的不满意,干的不开心,你是很难逼迫的,绩效考核这事得看你愿意出多少价值,若绩效不高,人家不愿出力也正常。

以前国企半死不活,因为无论怎么干都是国家的,当时不了解,也不承认所谓人力资本。等领导跳出来,一下商海就变得身价百万。因为市场认可这个东西,市场能给对应的身价,这就很不一样。

大锅饭跟承包制的区别,放在今天是一眼就能看穿。但如何转换却极为头疼,很多人怕被扣上“国有资产流失”的帽子,这不完全是经济上的问题,这还有政治上的考虑,所以很难。

我还联想到,如果将来经济不断发展,生产力极大提高了,那隶属于个人的人力资本依旧会存在,即私人的生产力与公有制经济如何共处?我们常讲思想觉悟要不断提高,让人抛却私心,完全把自己的才能奉献给集体社会!能够让人力资本不受其他影响,充分发挥自己的价值。这在以前很难做到,但生产力极度发达的社会,人没有了生存压力,专注于自我实现之后,或许能做到吧。

讲到领域开放,都知道国家很多领域事关民生基础,由国家专营,但我们也常讲改革开放,要不断深入改革等等,说明大家都认同市场的力量,对于资源配置有好处。那年代的确是有大量“民进国退”的领域。当时国有专营电信刚拆分,然后转股权上市,引入了一些民间资本。互联网领域就更不用说了,乍看上去就是,市场一放开就能焕发新生,产生动力,促进增长。

但作者显然想的更深入,市场究竟可以开放到何种领域,开放到什么程度?

就拿我前阵子刚了解到的,如美国那样连国家暴力机关:监狱的经营,都放开让市场进入,由此产生大量的民营监狱,这初衷、好处、弊端就不谈了,因为国情很不一样,不能类比。但在邮政领域作者倒是试图探索了一番。邮政事关国家主权,有普遍服务性质,这里边是不是可以真正放开,让市场进入一同竞争呢?

虽然市面很多快递公司,但真正能做普遍服务的也就那家国字号,享受国家补贴,承担普遍派送,这个领域是不开放的。那有没有人真正算过这个普遍服务投入的成本是多少?效率高不高?如果说那些都是基础设施,那别的企业能否共享?如果把偏远地区普遍服务的资源投入单独拿出来,交给市场去做,会不会比现在做得更好呢?

类似的领域还有很多,仔细一想来,就能深刻体会刚刚改革开放各种观点激昂冲突的感觉,即有些事你觉得改了,就有违初心,甚至于从根本上动摇了我们建国的信仰。但又有人告诉你,不管黑猫白猫,能抓老鼠就是好猫,以前我们能摸着石头过河,现在到了改革深水区,石头都没得摸了。

觉得好可以点个赞!
(暂无人赞)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