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赋与赛道

今早看到一篇文章《过度放纵,早衰短命!人的最高境界是节制》,文章列了几条常见缺陷,大概是人,都会踩中其中一两条吧

1. 放纵食欲——爱吃就放肆吃
2. 放纵玩欲——手机从不离身
3. 放纵熬夜——不想睡就通宵
4. 放纵性欲——不安全性行为
5. 放纵馋欲——喜爱重口味
6. 放纵懒欲——能不动就不动
7. 放纵情绪——坏情绪不克制

人,生来不完美,但会追求完美,每个人缺陷不一样,对应需要改善的问题也不一样。重点是,当我们面对同一个问题,克服改善的难度是不一样的,如果用:“我都能做到,你为什么做不到?”来说事,那我认为不妥。

随着阅历加深,我逐渐认识到一个无奈但似乎又很正常的事实,人跟人是不能比的,这不单指是看得到的成就。还有一个大家不愿面对或鲜少谈及的:天赋、属性。谈这个与主流平等价值观不符,谈得不好,还容易让人觉得后天努力无用,更加剧了当前网上自嘲的“躺平”。

但我觉得这个并不需要避讳,毕竟稍有阅历,善于观察的人其实都会知道这点。这也不应该用一句,对我来说难度太大,费不着去努力就结尾了。

让我们先了解,再谈对策。

说到天赋属性,最常见其实就是身高、相貌,很多人都知道如何改善,从穿衣、化妆、甚至医美来弥补,这其实没啥好谈。而稍微不太起眼的一些内在属性区别,大家就显得不是那么愿意面对了,例如增肌与减肥。大伙都觉得这事完全就意志力决定,忽略了体质等先天因素,换句话说,你做不到,大家不明讲,只觉得你毅力不足,决心不够,付出不多,无视了同样增肌减肥,有些人依靠天赋,轻而易举,有些人不幸,喝水都肥!!

但如果再深入一点呢?涉及到兴趣爱好、生活习性方面,也有不易察觉的一些天性区别,使得有些人可以很轻松做到早睡早起、坚持锻炼、静下心读书提升以及延迟满足;而另一些人则极容易陷入“奶嘴快乐”、容易被打搅、习惯熬夜以及懒起,偏爱高热量、重口味等等。

面对两类截然不同的人,依照当前社会眼光标准,孰好孰坏一眼便知,重点是,面对不好的习性,仅仅几句简单的:懒、意志不够、决心不够就能解释了吗?如果这些问题有先天因素在其中,我们不说责备,就凭如此将失败的原因归于那个人的本身,是否真的公平?就好比,放大先天因素的极致,对一个生来残疾的人,把买不起房的结果归因于他后天不够努力,是否真的公平?

我们还没有把社会因素考虑其中,近期我看的一些书有讲到,例如:贫困对人的限制是全方位的,如果环境不做改变,单凭穷人很难爬出来,即便爬出,也很容易掉回贫困深坑。要细究为何一些人能脱贫,而另一些则不行,那考量的因素多了去,绝不是说某个人不够努力就完事。若非如此,别人家也不会惊叹,咱国家居然能如此大规模完成脱贫攻坚。

我这并不想谈绝对公平论,我只想说,当面对自己有缺陷,甚至有很多缺陷的时候,我们应该平静接纳自己,在某些公认的赛道上,我自己确实无法与人相比,这不是我不够努力,而是天赋有别。而后,再冷静想想,我能不能另外开辟赛道?

另起赛道就是这些问题的解,我们应该庆幸,当今不是古代原始部落那种价值取向极为单一的社会,跑的不够快,射的不够准,杀不到更多猎物只有死路一条。我们生活的现代社会,是多元化,而且更包容了,每个人可以活出自己的精彩。

对于把事情看透,觉得很多方面都没有出路,就不再努力的“躺平”态度,我个人也不赞成。我接纳自己有缺陷的事实,也接纳自己无论如何在很多赛道上都不能跟人比的事实,但我依旧保持积极开辟“新赛道”的态度,正如我坚信,这个世上不可能有完美的人,也不会有一无是处的人。拿不到世界冠军,拿全国冠军也好,拿不到全国冠军,拿个市里的冠军也好。总归有个领域是属于我们自己的吧。

最后,希望面对有缺陷的人,大家也不要用苛求的眼光,一定要改还是怎样,因为说句真话,你能够轻而易举改变的习惯,别人不一定行,正如别人能轻易做到的事,咱不见得也能轻松做到一样。只要我们有个自我感觉良好的领域,自信在这方面无人能比,那就是活出了自己的精彩!

觉得好可以点个赞!
(4个赞)
Loading...

医药的灰色空间

最近网上有医生自爆回扣话题,把这笔灰色收入放到公众视线之下引得热议纷纷。正好昨晚跟朋友聊起这个医药推广的事,借此也可以说说看法。

首先,处方医生的回扣在行业不算秘密,不给的话,很多药没法推。而且回扣不止一层,通常有医药公司(不是药厂)、医院、处方医生。医药公司以销售代理这种角色在关键位置,拥有医院及医生的联系渠道。

我朋友他代理的是一款常见病的新型药,通过临床试验并获得上市许可,目前以处方药形式销售,即医生推荐开方才能买,他们实际推广时发现了以下问题。

药品定价比较尴尬,因为类似功效药物市面很成熟,患者或则医生都习惯于使用走量大且价格低廉的药,朋友他们这种新型药,目前定价也不高,由此给出的渠道(推广费)也不多,这使得医药公司、医院、医生都没有很多动力去推进开出使用。

他们新型药的核心优势,即不用口服,而是纳米药贴,贴在身上药效稳定持久。避免传统口服药带来的有效成分在体内波峰低谷给身体带来的冲击。能更好控制慢性病的病情。

也就是说这个药品是具有创新性的,目前因为回扣与定价互相牵制,导致目前推广不顺,而销售费用在这其中起了微妙的作用。

站在全社会公共利益的角度,患者应该有选择权,可实际上由于专业领域的分工,处方权在医生手上,医生不可避免要根据患者钱袋开方。一旦牵扯到回扣、推广费之类的问题,医药的价格与疗效就不是简单成正比的关系。

有可能是,药效相同的情况下,患者可能付出了较高的成本(渠道想吃更多),亦或相同价格之下,患者拿到了较次的药(渠道想要更高利润,给了成本与药效较低的药),还有可能是有性价比较高的药不推,而改推性价比较低的药,当大家都主推某款药之后,销量上来进一步压低成本,售价不变的情况下中间商赚取了更高利益。

就以上这款药的实际情况来说,可能由于前期开发成本原因,目前只是比传统口服贵了一点,但疗效却是更好的。可因为前期走量不足,加上推广利益过低,医生没有开方动力,最终无法带给患者更好的选择。

这是国内制药厂商面临的问题,国外制药厂商要在国内推广药品,是不是也面临类似困境呢?答案当然也是,由于外商身份监管,或则是企业合规要求,国外制药厂商的医药代表一般不给医生回扣(回扣问题在国外制药厂商那是属于红线,不得踩),但他们会采取另外一种通道路径打开市场。即赞助学术交流会,至于赞助款最后怎么流向,那就不得而知了,依照多年惯例来说,国外药厂表面上更加合规、合法。

目前国家通过集中采购,将一些量大,常用的药品的价格从源头开始管控了。另外又断开了医院药品销售的价格加成,相当于表面上切断医院售药的利益。但这个目前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禁不住医生开一些特殊药方,暗示让患者自己到外边买,加上专业领域一般人也只能听从,无法分辨。

那如何破这个局呢?

以我们社会主义优越体制,要破这个局其实是有方法的,把监管触角深更长更细一点。监管到每个医生给每个患者所开的每个方子。将药品生产、流通、销售的记录盯得跟收税一样紧(目前国家对小微企业偷税漏税心知肚明,并且掌握很细的数据,只是基于保障就业没有全部强制征收)。一旦追踪体系搭建好,让一切药方有迹可循,很多医生就得顾及自己职业生涯,规规矩矩为患者量身定制最合适的处方。

可话说目前医药改革搞那么多年,没有将这监管快速推进,主要还是利益分配太过复杂,不好一下子切掉。

目前回扣问题监管也不是不知道,依我朋友他所了解,某个药厂给广州某家医院的药品销售费用,每个月高达几千万的流水。可能是金额太过显眼,后来被查,不单医院相关责任人被抓,就连药厂销售代表也被抓了,颇有一锅端的意思。

由此,我们可以提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产、销、用三者利益要不要平衡,强调保障最广大患者的用药利益,把制药厂、医药公司跟处方医生的灰色空间挤得一滴不剩,是不是就好了?

觉得好可以点个赞!
(2个赞)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