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跟阿福讨论的只是博文要如何长久保存的问题,跟死是没啥关系,可死偏又绕不过去,于是我脑子里就冒出了数字坟场的想法。
“坟”常跟“墓”组词,意指埋葬死人筑起的土堆。坟场跟墓园区别只在于是否有专门管理,本质也都只是供后人悼念的地方。勺子之前一篇博文《星期三,应记事项无但它确实存在过》说了三生与三死,我想这坟墓应该属于第三层,即最后一个认识的人离去之前,那墓都应该有人定期拜访的。
考虑到墓地成本逐年攀升,坟墓数字化的想法早有人想过,我听说国外的Facebook会为死去的人专门开辟悼念页面,这应该算是数字坟墓的雏形吧。之所以说是雏形,因人都想入土为安,长久、可靠、稳定方面除非有官方机构保证,否则这事很不好做。
将坟墓跟博客扯上关系,是想我站在墓前,悼念的不是那块石头与土,而是石头与土背后的那个人。一般人死后其形象会继续活在亲朋的心中,随时间流逝,慢慢被人淡忘。仅靠墓碑那几个字,很难勾勒出曾经一个人,一切的最后,逝者不免被后人遗忘,这第三次死是真的死。
对此,有人看得开,有人是无奈,也有人不甘。不想一切就这么结束,看着名人与伟人的手稿被整理成一本本卷宗,形成的思想结晶影响了世世代代后辈,这肉身死而精神存,视为不朽。也想永生,却知成名是不易,但这并不妨碍咱写日记。在数字互联网的时代,博客也有相同的作用,只是草民影响力甚小,也没有专业编辑去整理归纳。总的来说,这有量的差别,而没有质的区别。假如后辈来到死人的博客,通过时间线索还是很容易勾画出曾经过去,在此便有一个鲜活的逝者,这应该就是墓地的作用吧。是否应该悼念,就看后人心情如何了。
比起BSP(博客服务提供商)的悼念页面,独博有专属空间、领地与专属地址,若做墓地,也算是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不过,真想到以后,我心中不免淡淡忧伤,天知我的博客今后还在不在,未来的事太难说了。
今天下午又看到别人墓碑上刻二维码的图片。心想着我要是能坚持把自己的生活罗里吧嗦地写下去,删删减减,以后是不是也会在碑上刻个二维码之类的链接….
墓碑刻上二维码,这可行。为了以防万一,还得加上纠错机制,以及明文网址,哈哈
手机上来一瞧 怎么你又用回了给我推荐的手机主题?frontopen2那主题在移动端不是挺好看么
替移动用户考虑的,流量能省尽量省
先把生的事活好吧,死去的事谁能预料?人死灯灭,人走茶凉,正常事耳。
呵呵,你就是那种看得开的人。我还有得纠结呢
事业长青,将数据管理交由一个企业管理也是可以的,交点棺材本就是了。谓之生命长青基金。
你倒还好,连世世代代的长青基金都想到了,话说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把当下做好,自我释怀就行了,何必想那么多呢。
有些人就总喜欢做计划,考虑长远乃至想到了死后的事,呵呵
博客居然能和坟墓扯上关系
有生就有死嘛,多想想也不错
是否考虑多了,如果认真了,万事都能挂上勾
博主文采精妙!我要转发
伊壁鸠鲁的说法,死亡与我们无关,因为我们活着的时候死亡是不存在的;等我们死了之后,我们就不存在了。博客还在,我们还在!
死亡跟我们有关,据说,死对人也是一种教育,若无教育,当死亡来临时,人就往往不知所措!
看下一个熟悉的名称:BSP(Board Support Package),原来还有“博客服务提供商”的意思。
我英语很差,这个词都是照着抄的
黑了XX家祖传的服务器会按盗墓罪判刑么?
跟我写那篇我为什么写博客的意思果然是略同啊!
写博客到一定程度,对此大概都能领悟出相同的观点!这便是觉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