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璟逸商学院之资本运作

这是十天之前的事了,自那回来之后我一直想着怎么描述这次体验。最初对于这种商学院,我是没啥兴趣了解的,只是一个同事告诉我这的导师是某某大咖,分享的课程价值都是上万的,我若能来一听,定能受益匪浅,借着他姐姐的关系,我便以观察员身份报名了,我的初衷很简单,纯粹增长见识,顺便了解一下同事所说的乐璟逸这个平台如何,若有机会能利用一下也好。

总的课程是三天,而我没那么多时间耗在一个自己当前基本不可能用得到的知识上,所以只听了第一天,权当凑下热闹,以下是记录总结。

一:导师其人

商学院授课对象是各行各业,小则几百万大则上亿身家的老板、董事长们。能给这些老板上课的人自然也不简单,本次传道的导师叫房麟嘉,乍看是一位玲珑小巧的女子,主持人包装、以及她自我介绍的时候,都有个拔高的过程,房麟嘉她二十几岁创业,开了全国连锁几千家卖出了几个亿,然后受了挫折出家修身几年,如今重返尘世在这一群企业家中受推举成为某组织的领导者,肩负将各位合作伙伴联合起来做一番事业的使命,有这么一个身份了,就底气十足。所以台下的只管听着教导便是。

房老师刚拿起麦克风时,前几句话的声音很是温柔可人,可越讲到后面就越是意气风发。因为兼有投资人的背景,这小巧身板里边拥有惊人的能量。对那些在报名资料草草填写应付了事的老板,课上她虽未指名道姓,但依旧能借题发挥,大肆批评一番,说看那一张纸写的东西,就能反映出这人的心性与态度。写得跟垃圾一样,她看都不会看一眼,因为那些人既不自重也不尊重等等。

二:平台是啥?

因为类似的商学院、商会的在外边也有很多,各路老板凑在一起无非也是增长见识、寻求合作。乐璟逸搭建这么一个平台,在我看来并无特殊的地方。所以介绍平台的时候,对于创始人、原始股东、以及平台的领导者的包装就特别重要。因为对于中小企业的老板,看人合作是他们的本性。至于所谓的模式、制度什么的都是虚的,合作的人究竟如何,才是最重要的。

而平台这个大组织呢?它们不单要看老板,更要看老板背后的这个企业资质如何,能不能一起合作产生1+1>2的效果。所以平台开商学院,就是希望从中挑选一些好的“金种子”经过一番孵化培养,使之符合规范要求,再整合进入平台共赢。

那说到底,导师过来就是挖掘具备上市潜质的公司谈合作,那些独立个体企业经过他们的一番优化、改造,再与其他公司一块整合,资本估值就能增加,就能冲刺上市。这说起来简单,但真正实施起来非常复杂,有没有投资背景、富有上市经验的领导人就特别重要了。除非你不想做强做大、想要做强做大的就得乖乖听话。

三:资本运作的概念

首先第一个是理论灌输:当今形势下,想要脚踏实地慢慢做大已经来不及了,聪明的人都是玩资本运作,从自己的小企业开始,与其他企业联合,做大估值融到资本后,再拿钱扩大设施,扩大投资,甚至不惜砸钱做好新联合体第一阶段的盈利(怎么做,聪明人懂的)新联合体有了盈利、有流水、有看得见摸得着的固定资产,又可以再次放大估值,下一轮融资,下一轮联合等等……我不是投资界的人,在我看来这样的理论除了有点浮躁以外,好像还没什么大问题。至于多轮融资之后如何保持控股权之类,那就各有神通了。

至于联合,就不是随便找几家公司就能联合,平台有个商业模型,清楚了核心价值之后,才能挑选合作伙伴。有个人以及组织来主导这个事,那就顺其自然。本身这些老板、董事长们都可以算是社会成功人士,不轻易服人,课堂上导师放了几个她亲自主导运作成功的案例,无非就是增强公信力。听话照做,那些老板的企业才有进一步做大做强的希望。

按照导师给商业模型分的几个高低层次,最低级的是倒买倒卖的代理商模型;其次就是附加价值很低的生产、制造、组装工厂;中级点的就是服务,做信息及技术服务的排在中间;中高级的是领域垂直细分,将某个领域上有下游全部整合的商业模型已经比较好了;最高级的就是整合生态商业模型,说通俗点就是从某个领域延伸出来,做一个以人为本包罗其他客户需求的生态圈。

四:总结

感觉很虚,可能是因为我没到那个层次,对那些领域没有了解,缺乏自信因而心里发虚,隔行如隔山嘛,见身边一些老板也跟咱说笑,说没听懂,估计感觉是一样的。特别是讲到资本运作理论的时候,跟我当初大学课堂上老师讲的完全不同,更偏重实际操作,给人整个一种圈钱伎俩的感觉,说得我都不敢相信那些钱这么好弄(但人家背负投资方的压力不是咱能想象的)。听了初期只知道当今的国内资本市场喜欢大而全的东西,比如单纯一家餐饮是很难融到钱的,但如果包装成餐饮+文化+娱乐就有人愿意投资了。这也是那些人为啥言必称平台、动不动就搞生态之类的原因。你不把自己装得大一点,不让人看到你的未来与前景,人家凭啥给你融资呢?

2048_1

觉得好可以点个赞!
(1个赞)
Loading...

《乐璟逸商学院之资本运作》有7个想法

    1. 单纯要人脉的话,茶室、私人会所、各种老乡会之类都够了。商学院确实会要弄点干货,重点还是谈企业的升级、融资上市之类

  1. 我觉得这样的培训,看哪个讲师会吹牛逼,会讲故事。
    感觉大多数时间都是在闲聊,本来一个下午就能讲完的知识,非要弄个3~5天。

    1. 第一天的课,我倒是觉得展示案例以及展示导师个人的成分比较多一点!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