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是高考日,社会对高考的关注空前的热,这里边我看到了一些不好的倾向。
两个新闻,一个是考生发现自己走错考场,然后求助,于是交警铁骑一路绿灯护送考生穿过大半个城市转至正确考场。另一个是住宅两部电梯选在高考日同时维护,逼不得已考生只能步行走下二十多楼去参加高考,家长投诉,物业因此受罚。
上边两个事本身没啥问题,其他关于高考的大小新闻道多如牛毛。我只想说,社会对于高考的关注似乎太过了。
对比高校扩招前,高考可谓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那时传媒不发达也就罢了,我高考那年,互联网相当普及了,新闻也有关注高考总人数,但鲜有媒体如此密集关注各种大小高考事件。到如今,整个社会可谓兴师动众,关注度太高,以至于处处为高考让步。
中国历史有科举文化,改变人生命运大考这种意识深入了百姓之中。二者,高考人数今年创了新高,算下每个考生背后一个家庭,此事影响面极广,无法回避。
关注归关注,可各地动用大大小小的社会资源,如工地停工,行业上,还有淄博的烧烤夜市收敛,官方的,如交警铁骑,公交考生专班等等诸如此类,各种方式照顾考生,这是否应该?
赞成者,说这是孩子第一次人生大考,没当过父母也做过考生,自己将心比心自然赞成。再者,虽说动用了资源,但论耗费总量,对社会影响并没有那么大,再说社会也是千万个小家庭组成,照顾接班的下一代也是理所当然。
不赞成者,太过关注会给考生更大压力,甚者,有可能会让部分考生心态不正,觉得被社会照顾是理所当然。
更深入思考,扯到了这个社会热点怎么产生?如果仅因为这是人生命运大考,那这个社会每天都有不同的人面对不同的命运时刻。为何就高考生得到关注照顾,而另一些人则无缘热点?
如果用弱势群体应该被关注照顾,这套解释说不通,因为考生并不觉得自己是弱势群体。真正的弱势群体已经有长期性的政策倾斜,不会上社会热点。而如果用社会回报衡量,现在关注照顾的考生,其中多数三四年后就能毕业回报社会,这种说辞太过功利,不该如此想。那还有什么可以解释高考怎么就变成社会热点?
总之我认为,高考关注热应该降降温了。
回望过去,当年高考竞争更激烈,社会没条件关注,很多才子也从容度过。现代社会早已不是一人考上升官全家受益。放眼将来,一次考得好,不代表将来就顺风顺水,这次考不好,也不代表将来无法出头。重要时刻是应该重视,但重要时刻绝不是审判日。
人生路很长,社会总在变,机会总会有,不计较一次两次得与失,让我们把眼光放远,正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内卷越来越严重,阶层固化也在日益加剧。高考成了为数不多的几个中下层向上流动的途径,也算是一种普通人可以拥有的憧憬吧。还是要有一些希望和时不时给予一些希望的,否则就真没有什么奔头了。
问题的核心不一定是关注高考,而是引导大家的注意力。让大家没有额外精力去关注他们不想让人们关注的事物。
这个话题可能讲了有三十年了,每年都是考生忘记带身份证警察门口秒办,工地噪声遭投诉后瞬间停工,家长遭遇堵车由交警开道一路绿灯到考场,等等诸如此类。
为什么不可能降温?因为高考已成了一贴安慰剂,安慰地上的人还有那么一条阶梯可通向天堂。自然,必须要把这出戏演大,演好,才能保证社会的长治久安。
我也这么觉得,现在几乎每个学校一到高考的时候就特别隆重,跟花甲大寿一样,鼓励是好的,但是过度就变了,我们学校今年就没有往年那么隆重了
不关注高考那又应该关注什么呢,总归是要找点事做。
的确算是人生大事,毕竟一年就这几天,每年每个时间的热点,几乎都会来一遍。偶尔发生或者制造点热点,平头小老百姓,也就爱看这些。
有道理,我相信随着大学生不再稀缺,未来高考肯定会逐渐降温的。 而且大学生就业问题也会保持很长一段时间(现在的大学毕业生诞生于大概2001年,按照人口结构图,大概大学生高峰还要持续十多年),这也会变相导致大学生更不值钱。
高考,人生大事,有些孩子却能走错考场,可见。。
大家对高考的关注度是有原因的。如果没有这么高的热度的话,那又是另一番景象。
怎么说也是看似最公平的、成本最低的改变命运的方法。对于各个部门来说,也是又干活又能宣传的机会。否则要不就是白出力没人知道,要不就是不干活被人骂。
又一年高考,同样的新闻……
> 高考关注热应该降降温了